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劳动情怀 ——2024“中秋橙香会”在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举办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农耕劳动情怀,让馆校共建西南大学劳动建设区的劳动精神文化与实践课程资源惠及西大师生的文化生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校级农耕文化劳动建设区实践基地——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联合西南大学工会委员会、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重师美育研究院、川外歌乐艺术中心等,于9月17日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劳动情怀——中秋橙香会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为打糍粑、中秋文化雅集与点橙香三个环节,吸引了来自重庆各地区市民以及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师生、外国留学生共200余人参与。大家捣起木棒,舂糯米、和米粉、捏成团、裹豆面,老少咸宜的美味糍粑在众人齐心下大功告成。

月上枝头,中秋橙香雅集正式开始。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刘刚馆长做开场致辞并邀请现场观众用家乡方言念诗《橙香》,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王正青部长致欢迎辞。随后,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逐次登台:《川剧变脸》点燃全场,《关山月》和《子衿》的古琴悠悠,《彩云追月》与《渝州华梦》的竹笛音韵,天真童趣的舞蹈《月夜》,令人目不暇接,美轮美奂。

最后点橙香将活动再次推向高潮。橙香民俗传承人王登玉介绍了橙香的历史来源、插法与背后的情意。祝福大家怀揣着今年丰收的喜悦,寄托着对亲人的绵绵思念,祈盼国泰明安、风调雨顺、万家团圆的美好心愿,共插橙香,共生心中一轮明月。

整个活动期间,西南大学农耕文化教育创新社、重庆师范大学美育研究院和江北区美术家协会团队还为大家提供了诗歌人人和十米书画长卷共创活动。

此次活动反响热烈,参会嘉宾们都给予橙香会高度评价。“感谢主办方守护传承乡土文化,留住乡村记忆,感谢所有演出嘉宾、志愿者的热情奉献,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难忘且富有特别意义的中秋节!”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曾老师激动地称赞。

据悉,点橙香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祭拜活动,包括《蔡家地方志》在内的重庆、四川等地的多部地方志都记载了这一民间习俗,而1949年以后,唯有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创办人刘映升的母亲将这一民俗继承下来,代代相传。如今,这一活动通过不断在馆校联动传承中创新,现已成为重庆巴渝农耕馆每年一度的品牌活动,正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后更新时间:2025/8/27

作者:姚堰缤 卢依林

审核:李雪垠 编辑:姚堰缤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