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联合中国滋根乡村教育发展与促进会、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碚区兼善文化课堂、北碚区乡土文化传播中心、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贵州黎平洋洞村“牛耕部落”、贵州黎平盖宝村“侗歌部落”、贵州黎平纪登村“归根部落”、黎平县古村发光民族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协会等单位,开展了第15期农耕文化与乡村美育暑期特色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在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开展。
6月30日,实践团16人在田家炳教育书院518教室举行了社会实践培训暨见面会。7月1日至7月6日,实践团正式入驻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围绕“馆校‘农耕文化’劳动教育创新传承建设区”具体实施和教育叙事工作坊两大任务开展系列工作。
在地转化,戮力共创——“馆校‘农耕文化’劳动教育创新传承建设区”策划
为推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与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拟共创的劳动教育建设区项目,7月2日至7月4日,实践团特邀北京爱故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设计师邹漫其开展劳动教育建设区策划研讨及方案拟定。集思广益,实践团与专家共聚生态会议室,创设巧思层出不穷。群策群力,实践团分小组着手建设区各部分策划方案拟定,从材料使用、实施步骤、颜色搭配等细节入手,经过反复审订和修改,将抽象的构思俨然呈现。
跨界融合,回溯构建——“我们与社团”叙事工作坊
在叙事中重新恢复“原始思维”的“诗性智慧”。7月5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硕士研究生凡佳颖主持的“扎根还是飘摇——每一种实践下的我“主题教育叙事工作坊活动顺利开展。实践团成员走进教育学和心理学双视域,共同研读《教育叙事研究》,初步学习教育叙事研究本体相关内容。接着,主持人凡佳颖基于教育学理念,运用跨学科视野与方法,通过对话引导实践团成员围绕“职业、理想、生活、社团、社会实践”等议题自我剖析,建构“自我故事”,大胆做出直面成长经历的尝试。
学无止境,探索无涯。农耕馆只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据悉,实践团接下来将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盖宝村开展为期8天的乡土文化调研、地方风物考察和乡村儿童美育活动,深挖乡村文化教育价值,让教育学术研究同实践之风吹遍祖国大地。
最后更新时间:2025/8/27
作者:姚堰缤 摄影:农耕文化教育创新社
审核:李雪垠 编辑:赵汝琪 姚堰缤
发表回复